2025年刊认知科学

双语者更有认知优势吗?

会说两种语言,能影响我们的认知功能吗?

分享

随着全球化发展的推进,会说两种语言及以上的人数每年都在增长。根据数据统计,截止到2024年,全球的双语使用者占比达到了43%[1]。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既能打开其他文化的大门,也能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。除此之外,学习外语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?掌握两种语言真的会对我们的认知能力产生影响吗?

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,双语与认知的关系并不被心理学界关注,仅仅是语言学家和教育工作者所感兴趣的课题。在该领域发展的初期(60年代之前),学界曾普遍支持双语能力会导致认知功能劣势。受年代所限,这个观点的产生深受种族主义的影响,研究方法也十分粗糙。彼时测试的也并非是认知功能,而是所谓的智力*。美国学者古德纳夫在1926年得出结论,认为美国的儿童中,一些族裔和人种的后代具有“较低的智力”,并以这些儿童在家中使用外语作为这一现象的解释。在她看来,双语儿童可能会表现出“智力迟滞”[2]。由于当时的主流观点认为双语能力对认知发展有害,早期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其对语言处理的潜在负面影响上(例如第一语言如何干扰第二语言的学习)。

然而在1962年,皮尔和兰伯特[3]对双语和单语儿童的智力测试,成功挑战了这个观点。他们原本预测法英双语儿童和英语儿童相比,会在语言智力测验中得分较低,在非语言智力测验中表现相当。实际研究结果却与预测相反:双语儿童不仅没有表现得更差,甚至在大多数测试中的表现优于单语儿童,尤其在操纵和重组符号上更为出色,展现出更强的“脑力弹性”。这项研究标志着人们对双语能力的看法从负面转向正面的转折点。近几十年来,随着认知心理学的不断发展,我们对大脑如何同时处理多种语言的了解也越来越全面。不断有新的研究揭示与双语能力相关的潜在认知功能优势,尤其是在执行功能、注意力控制和认知弹性等方面。

剩余内容需解锁后查看

您需要付费解锁才能查看当前内容

年刊订阅年刊订阅免费
已付费?登录刷新
关于作者
Lizzy -

范德堡大学认知心理学硕士。

评论
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