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神健康

丧失之痛 | 庭有枇杷树,今已亭亭如盖矣

分享

当你在哀恸的旅程中缓步前行时,你会开始明白,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情绪感受。直面你的哀恸,合理地应对它们,我们要从解决一些有关“哀恸”与“丧失”的基本问题开始。

作者/John M. Grohol,Jessica Meiman & Maud Purcell 封面/Ines Cui

导语

“庭有枇杷树,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,今已亭亭如盖矣。”

——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

我们感受到的“哀恸”(grief),很多时候都来源于“丧失”(loss)。

我们接受现实,也许要从接受“丧失”开始——就像归有光慢慢可以抬起头,看着他院子里那棵枇杷树。

– Jose David Morales –

如果你失去了你的一生挚爱,你会想些什么?

也许你也曾认为自己坚韧不拔、顶天立地。可是当你失去那个人的时候,你一下子变得惶恐不安、不知所措。你觉得你的世界彻底坍塌,你再也回不到那些过去,再也不是一个完整的人。

不过,当你在哀恸的旅程中缓步前行时,你会开始明白,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情绪感受。直面你的哀恸,合理地应对它们,我们要从解决一些有关“哀恸”与“丧失”的基本问题开始。

“哀恸”是什么?

哀恸,是由任何类型的丧失而产生的不可避免的情感体验。当谈论丧失时,我们通常会想到死亡;然而,丧失还存在着许多其他类型:离婚、患病或者失业,都是丧失。任何改变都会涉及丧失,即便是像升职或结婚这种被认为是积极的变化,同样也包含了失去的因素。

哀恸会使你经历一系列不同的阶段,包括“否认/怀疑”、“恐惧”、“愤怒”、“沮丧”,最后是“接受”。这些阶段可能会彼此重叠,也可能以不同的顺序出现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也许会经历无数情绪,比如困惑、悲伤、害怕、内疚或绝望;这些情绪会根据丧失的大小或程度而有所不同。

哀恸会以不同的方式击中每个人的内心深处。当我们失去所爱的人,这种丧失会在瞬息之间给予我们当头一击。或者,它也可能要等到几周甚至几个月后才会抬头,对你露出它的幽暗之曈。可是,当你经历着丧失与哀恸时,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?这些感受,又会经历什么样的变化?

有一件事可能很难理解——对大多数人来说,丧失所带来的哀恸永远不会彻底离开一个人。这种丧失会永远伴随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。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——可能一开始是巨大的、压倒性的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它会变得越来越小。

对于人们如何感受到“哀恸”,一位推特博主劳伦·赫歇尔(Lauren Herschel)的比喻也许能够为我们带来启发。

把你的生活想象成一个盒子,把哀恸想象成盒子里面的一个球。盒子里面,安着一个名为“痛苦”的按钮。

起初经历丧失的时候,它是如此鲜活,许多人所体会到的哀恸便宛如滔天巨浪,铺天盖地地向你压来。这个名为“哀恸”的球,此刻是一只骇人的庞然大物,以至于每次你移动盒子的时候——也就是,当你生活着的时候,这个叫作“哀恸”的球,总会不受控制地去触碰到“痛苦”按钮。

球在盒子里咔嗒咔嗒地胡乱滚动,每次都能撞上那个该死的按钮——这是许多人最初经历丧失时的样子。你无法控制它,也无法让它停下来。不管你做了什么,不管别人怎么安慰你,痛苦总是如期出现。这时,你会感到自己正在经历的痛苦,仿佛冷血无情又永无止境。

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个球会开始自己变小。

你仍然穿行于你的生活之中,名为哀恸的球照旧在盒子里咯吱作响。但是因为球变小了,它碰到疼痛按钮的次数少了一些。有一天,你几乎觉得,在大部分的日子里,那个按钮都不会再被碰到了。

但是,当球真的再一次撞上按钮时,它可能完全是随机的、出人意料的——比如当你注视着你的朋友名单上那个人的名字,或是偶然看到了他们最喜欢的视频或电视节目时,也许那个按钮就又被按下去了。不管球的体积多大,疼痛按钮所产生的“疼痛量”却是一样的。

时间慢慢流逝,那个球持续地变小着;我们也就这样慢慢经历着因为丧失而产生的哀恸。

大多数人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所经历的丧失。但是,时间是在往前走的,有一天球会变得很小很小,小到几乎不再碰到疼痛按钮。可当撞击发生时,我们依然会像第一次感受到它一样痛苦,一样难以理解它。不过,触发的频率已经显著下降了——这就给了一个人更多的时间,可以在每次撞击的间隔期中慢慢恢复,再一次体会“正常”的日子长什么样。时间也允许我们的心自我疗愈,并开始怀念那个伙伴、那件事或那件东西曾经在你生命中的样子。

不存在两个人以同样的方式经历哀恸。但是我们要知道,哀恸对我们大多数人的影响都有这样的规律:痛苦在一开始强烈无比,但随着时光的流逝,疼痛的频率(但不是强度)会逐渐下降。我们在生活的漫漫长路上艰难跋涉,每个人都将这个装着哀恸小球的盒子随身携带。记住,下次你遇见某些人时,他们可能也正在因为这个盒子里的球而挣扎着。

– Sarah Grohol –

关于“哀恸”,你可能有这五个理解误区

像对待很多痛苦的情绪一样,其实人们很少讨论“哀恸”这一话题。可事实上,人们对于哀恸到底是什么,仍然有着很多的困惑和误解。所以,借此机会,我们也想要试着一起消弭一些错误的想法。以下是关于哀恸的五个典型的理解误区以及事实,也许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它。

误区1:“它和抑郁症是一回事。”

虽然人们通常可能同时经历哀恸和抑郁,但它们并不一样。抑郁症作为一种疾病,是慢性的、周期性的;它的诊断基于其强度、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。抑郁会加剧哀恸,但经历哀恸的人不一定会经历抑郁,反之亦然。由精神健康专家进行评估,是区分哀恸和抑郁的必要条件。

误区2:“当你感受到它的出现时,你会清楚地知道——‘那就是哀恸’。”

与各种诊断不同,哀恸并没有典型的表现方式。所谓“哀恸的出现步骤”,都是出于假设。事实上,不会有某件事突然冒出来,然后向你自陈:“嘿!我就是哀恸本恸!“——更确切地说,当某种难以确定的、压倒性的感受开始弥漫,它会提示你“我似乎感觉到了什么……而我不知道为什么”;这,往往才是哀恸出现的真正标志。

– Jose David Morales –

误区3:“把哀恸埋在你心里,不要告诉别人。”

你可能会这样设想:“没人想听到跟哀恸有关的话题。哀恸令人沮丧,为什么要让别人和我一起难过呢?”然而,把别人推开,把哀恸深埋心底,只会使“哀恸是一种禁忌,不应当公之于众”这样的想法更加顽固。每个人经历哀恸的方式都不一样,这没什么;可如果我们从不谈论自己的哀恸,那么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只会更加遥远。

误区4:“它只跟死亡有关。”

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。正如前文所言,哀恸并不一定意味着某个人的逝去。尽管它通常和死亡联系在一起,但哀恸是对任何类型的丧失的情感反应。当然,失去你最喜欢的T恤的悲痛和失去童年时的家的悲痛是不一样的,但前者仍然是一种丧失。由于很多人对于“谈论哀恸”有所忌讳,当发生一些不像死亡那么可怕的丧失时,我们会觉得自己没什么权利或立场来感到哀恸,并断定我们的感受是微不足道的、错误的,甚至不理性的。

但事实上,哀恸,意味着我们失去一些有意义、有价值的人或事物;根据生活环境的不同,哀恸的产生当然可以基于各种各样的缘由——它们都是正当的,也是需要被看见的。

误区5:“哀恸是线性发展的,拥有一个特定的时间框架和终点。”

每个人都以不同的方式经历着哀恸。当然会有一些情绪伴随着哀恸出现,比如悲伤、愤怒等等,但真的,并没有唯一的一种方式去让你经历哀恸,也没有唯一的一条正确道路去让你治愈哀恸。当你失去了一些重要的东西——一些塑造了你的东西,它的影响会在你生活的不同时刻以不同的原因显现出来。

身处“哀恸”之中,我该如何应对?

一旦你经历了一次十分痛苦的、足以改变人生的丧失,它便成为了你的一部分——最难的地方在于学会如何接受它。治愈哀恸最健康的方法,是理解它在你生活中的所扮演的角色:学会如何把它融入到你现在的样子中去,不管这种丧失是什么。

经历哀恸的方式不是只有一种,每个人的哀恸都是独一无二的。用美国女作家安妮·莫罗·林德伯格(Anne Morrow Lindberg)的话来说,“……苦难……无论如何成倍繁殖,它总是专属个人的体验。”然而,还是有一些通用指南,可以让你更好地治愈自己:

– Jose David Morales –
  • 记住,不管你感到多么痛苦,你总会适应你的丧失,然后生存下来。
  • 情感的起起落落是任何经历哀恸的过程中最正常的一部分。这里有个悖论:为了克服这些艰难的感受,你必须经历它们。
  • 不要试图加快或避免这个过程。如果你这样做,你的伤口就无法恰当地愈合。你的哀恸将是不完整的,而本应该用于与“当下”周旋的精力,也将不得不与你的“过去”紧紧捆绑。
  • 照顾好自己,就像你在照顾一个亲密的朋友一样。休息。吃好(即使你不饿)。做运动(即使你不想)。避免其他的“改变”(比如突然换工作、搬家),除非绝对需要,不要做重大决定。
  • 向那些你爱和信任的人寻求支持。你真的不必独自面对这些。
  • 为你的丧失写下些什么。日记将会让你未表达的情绪拥有宣泄的出口,从而让哀恸的过程正常进行。
  • 创建一种你的专属仪式。大多数文化传统都有纪念死亡的仪式。为你的丧失举办某种仪式,可以帮助我们承认——丧失已经真实发生了。这既是对我们所经历的失去表示尊重,也能够帮助我们将“过去”和“当下”分隔开来。所以,当面对任何一种丧失时,请自由地举办一个任意形式的、对你有意义的仪式吧。

当某种痛苦的丧失第一次发生时,很难想象它会带来什么好处。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视角的转变,你可能也会看到一些积极的东西。你可能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珍惜美好时光。又或者,你会更加对自己的力量和韧性怀有敬意。最重要的是,因为你自己的经历,你也许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处境,更深地共情他人。

结语

在电影《八两金》的结尾,八两金亲自送自己心爱的女孩出嫁了。他站在山头远远眺望载着新娘离去的竹排,也许他永远失去了她。那个球开始在他心里滚动起来,他也抱着他的盒子不知所措。在以后的漫漫人生里,那个娇艳的姑娘也许总会让他怅然吧,可是,生活是这样的,也许疼痛是永久的,但我们,一定都会慢慢好起来。

编译/CJ 审校/ 大白 编辑/Natsuki

1.https://psychcentral.com/blog/5-common-misconceptions-about-grief/

2.https://psychcentral.com/blog/coping-with-grief-the-ball-the-box/

3.https://psychcentral.com/lib/the-truth-about-grief-and-loss/

关于作者
神经现实 -

包罗心智万象,预想一切重塑身心之物。

评论

发表回复

推荐阅读
精神健康

独在异乡,逃不过的文化休克

我非身属一隅,世界是我故...

认知科学

歌德的色彩理论:光学与视觉诗

歌德对于光与色彩的特性的...

心理学

灵感枯竭,咖啡因能续命吗?

研究发现,咖啡因可以改善...

神经科学

意识的整合信息论是伪科学吗?

IIT挑战性和反直觉的本...